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陳禾 2009-11-27 11:34:19
摘要:不論孩子做對或做錯,你必須先接受他的做法和感受,這樣才能有后續(xù)的發(fā)展...... |
同理心是好媽媽必須修煉的“獨門神功”。
“同理心”是發(fā)展心理學(xué)的一個專業(yè)詞匯,也許有些中國媽媽比較陌生。如果說,“生活管理能力”是好媽媽的“資格證”,那么,“同理心”的修煉無疑是落實生活管理的一項“獨門神功”。我冠上“獨門”這兩個字,用意在表明,“同理心”的“招數(shù)”雖然容易學(xué)會,由于“功力”有深有淺,是否能夠融會貫通?運用的時候,是否能夠舉重若輕而隨機應(yīng)變了無痕跡?卻是因人而異的。但無論如何,練得一分功,就有一分力。神功的奧妙就在于你掌握了入門的秘訣以后,可以即學(xué)即用,用上了就有新的領(lǐng)會,于是越用越精,功力日漸深厚,最終達到爐火純青時,在家庭管理、子女教養(yǎng)、人際溝通的實踐上,就可以提升到“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境界了。
“同理心”不是“同情心”,也不是“換位思考”
什么是“同理心”呢?在進入正題之前,請先審視兩個大家很熟悉的概念。
第一個是“同情心”。當(dāng)看見別人有難,不施援手,人們就會說你沒有同情心。于是,“同情心”成了一個衡量品德是否高尚的標(biāo)準(zhǔn)之一。“獻愛心”是同情心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這也是社會一致肯定的。但我必須指出,把人類這種互相扶持、互通有無的永恒價值定位在“同情心”,無異于貶低了它的意義。因為“同情心”的發(fā)出,是強者對弱者的施予,雖然不圖回報,但其間包含著的是濃厚的感情色彩,而不是純出于生命價值的本能。
看看以下兩個例子:
《禮記·檀弓》有個小故事:當(dāng)齊國發(fā)生大饑荒時,慈善家黔敖在路邊施粥,有個饑民有氣無力地走來,黔敖端著粥喊:“喂,快來吃吧!”那個饑民很生氣,拒絕了黔敖的施舍,寧愿餓死。“災(zāi)民也要有尊嚴”,孔子肯定了這件事的意義。
伊斯蘭教每年齋月期間,窮人都會在傍晚聚集在清真寺前,富人則帶了錢幣和糧食前來分發(fā),這種分享的行為雖然是在《古蘭經(jīng)》的感召下實現(xiàn),但其間沒有施恩或感恩的授受意圖。
這兩個例子,前者否定了“同情心”的積極面,后者突顯了超越同情心的分享意識。這種分享意識正是“同理心”的價值所在。
第二個是“換位思考”。這是近年來很受推崇的一種思維模式,意思是面對受難者或在與他人產(chǎn)生矛盾的時候,站在對方的立場,設(shè)身處地地想一想,才作出反應(yīng)。表面上看,這樣做是體諒了對方的處境,在感同身受下接納了對方。事實上,在這個思維模式下,“我”還是存在的。“我”的感情、偏見、好惡、價值觀,肯定隨著“換位”而夾帶,不能保證“感同身受”的準(zhǔn)確度。
從家庭教育來看,許多媽媽一路來都以“同情心”來處理和孩子的互動。例如,孩子的書包太沉了,于是替他背;孩子的作業(yè)太多,寫不完,幫他一把;孩子沒時間整理書包,替他……?蛇@樣做,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造成了負面影響。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英文“empathy”的翻譯。這個詞匯源自古希臘,而第一個采用它來描述自己的科研成果的,是1920年代的美國構(gòu)造心理學(xué)大師鐵欽納(EdwardBradfordTitchener,1867-1927)。所以許多人認為同理心是西方的東西。事實上,中國早在三國時期學(xué)者劉劭就在總結(jié)先秦兩漢心理學(xué)思想的基礎(chǔ)上,在《人物志》中提出了“情之理”的理念,已經(jīng)觸及同理心的概念,不過,由于他沒做實驗研究,也沒案例分析,因此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那么,什么是“同理心”呢?
簡單地說,同理心就是直覺地以心去感覺他人的感受。但它的內(nèi)涵并非三言兩語可以表達,外延更涉及養(yǎng)兒育女、子女教養(yǎng)、人際溝通、家庭管理,以及企業(yè)管理、市場營銷、政治運作等各個領(lǐng)域。
從同理心的產(chǎn)生來說,就是通過有效的溝通,真正地了解并體驗對方的感受。換句話說,同理心只有在你和另一個人或更多人接觸時才可能產(chǎn)生。
從同理心的本質(zhì)來說,這是一種心對心、情感對情感的接軌。當(dāng)你在感覺并體驗對方的感受下凝聚而成的同理心,沒有正面與負面的含義,或?qū)εc錯的價值分別。
因此,“同理心”是在有條理地認同他人的感受的過程中產(chǎn)生,然后主導(dǎo)你去針對他人的言行做出反應(yīng),也就是在體諒對方的同時站在自己的高度,將本身的感受和對方分享。這個過程可能只是一剎那間的事,但其間包含了一連串的技術(shù),需要經(jīng)過訓(xùn)練,才能夠掌握得好。
同理心的產(chǎn)生過程
同理心是在你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中逐漸凝聚起來的。這個過程并不簡單,它有幾個很難做到,卻不能不做到的技術(shù)要求:
1.你本身必須具備“感覺”的能力。夏天,你感覺熱;冬天,你感覺冷。我們透過看、聽、嗅、嘗、觸來感覺,感覺器官是在感知某種事物后,迅速通過神經(jīng)傳遞給大腦,再由大腦傳遞給感覺器官作出反應(yīng)。這個過程不需要知識和經(jīng)驗,也不必思考。只有在“作出反應(yīng)”的階段,才會由于個人的經(jīng)驗、特殊能力或偏好,而產(chǎn)生不同的反應(yīng)深度。因此,“感覺”是在不摻和其他雜質(zhì)下的一種體驗。這是修煉同理心的入門功夫。
2.你必須全面打開信息通道,讓信息的傳輸暢通無阻。這項功夫最難。當(dāng)你想把一項信息傳達給他人的時候,你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三種:
、僬f話:包括面對面交談、打電話、語音郵件、語音聊天、錄音(手機錄音、錄音帶、光碟等)。
、跁鴮懀喊〞、電子郵件、短信、幻燈片、電報或傳真、實時通訊、光碟。
、凵眢w語言:配合說話同時呈現(xiàn),包括手勢、身體姿態(tài)、表情、行動。
表面上看,語文水平高的人,說話和書寫都能得心應(yīng)手;有表演才華的人,身體語言酣暢淋漓。那么,信息的傳達該不會有問題吧?其實不然。人們在傳輸信息之前,總是受到來自本身的偏見、道德判斷、面子問題、情感等等的干擾,使得傳出去的信息已經(jīng)變了味兒,不再是你原來的“感覺”。這樣的結(jié)果,一定會讓對話的一方產(chǎn)生誤解、或者畸解,而作出相反或不如預(yù)期的反應(yīng)。美國家長教育專家托馬斯·高登博士(Dr.ThomasGordon)在《父母效能訓(xùn)練》(ParentEffectivenessTraining)中特別針對溝通技巧開發(fā)了一套叫“I-message”(我的信息)的訓(xùn)練課程,他強調(diào):在親子互動過程中,信息的傳達必須是不加上任何主觀成見或客觀批判的“純信息”。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在接收到信息時感受到你的同理心,而將自身的感受和你分享。
3.全心全意地聆聽對方說話,并且發(fā)出適當(dāng)?shù)姆答佔寣Ψ街滥阍诼犞,而且聽全,這叫“積極傾聽”。表面上看,只要說話的人口齒清楚,說的又是你懂得的語言,你就能聽懂對方在說什么。但事實上,人們在對話的時候,特別是家長在聽孩子敘述某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沒聽全就打斷孩子的話頭,用判斷式或懷疑的語氣責(zé)備、質(zhì)疑,這樣別說“了解孩子的感受”,連“孩子要說的是什么”也搞不清楚。
“積極傾聽”是凝聚同理心最重要的過程。母親必須心平氣和、耐心地、專注地、很有興趣地聽孩子說,中間還必須有適當(dāng)?shù)幕貞?yīng)或提問,讓孩子感覺你在聽,而且聽懂,知道你是在鼓勵他繼續(xù)說下去。
4.接受對方說的事和他的看法、想法,感覺他的感受。“接受”是感覺對方的“感受”的先決條件。必須強調(diào),這里說的“接受”是不加入本身的情感或是非判斷,而是用感覺去體驗對方的感受。有些人主張“換位思考”,我不同意,因為一“思考”,就引進了本身的價值觀、經(jīng)驗和偏見,無法產(chǎn)生真正的同理心。
然而,這也正是家長最難做到的一點:“孩子錯了,我能不糾正嗎?我怎能贊成他的做法?”
這就是改變家長思維的最大難點。媽媽們都知道孩子犯了錯,必須讓他認識錯誤,并且改過從新。但是由于“急于求成”,一番努力后毫無效果,就抱怨孩子頑冥不靈,“無可救藥”了。我要對這些家長說:“如果孩子會變得無可救藥,那不是孩子的錯,而是你的急躁及不講求教養(yǎng)方法所造成。”當(dāng)然,這也不是家長的錯,更不是無知,而是“行為心理學(xué)”的一個課題。我們有許多家庭教育的專家和咨詢機構(gòu),隨時都可以告訴家長“該怎么做”,但就是沒有一個專家或咨詢機構(gòu)為家長提供一套有效的操作訓(xùn)練。
你只有完整地、正確地接受了孩子傳達給你的信息,才能真正體驗他的感受;只有正確無誤地體驗了他的感受,你才能在同理心的策動下,給孩子提供種種解決難題的參考方案。孩子必須有個自主解決難題的空間,身為家長,你有“保駕護航”的任務(wù),但不能“越俎代庖”。直接教他怎樣做,甚至替他做,都是不負責(zé)任的、殘害孩子健全成長的做法,不是好媽媽。
“同理心”怎樣處理子女教養(yǎng)的難題?
下面的案例,也許可以幫助媽媽們體驗同理心在孩子教養(yǎng)的問題上有效利用:
7歲的黎黎在學(xué)校和同學(xué)打架,媽媽被校長請到學(xué)校,面對校長和班主任,黎黎媽媽板著臉聽完班主任的申訴、校長的善意提醒加訓(xùn)誡,然后再三道歉和“保證回家好好管教”的聲明之后,才把孩子領(lǐng)會了家。請媽媽們說說,如果你是黎黎媽媽,你會怎么做?
第一種模式:
關(guān)起門來,不問青紅皂白,先打一頓,邊打邊罵:“看你以后還敢不敢和同學(xué)打架!”
這是最傳統(tǒng)的教養(yǎng)模式。媽媽在“教訓(xùn)”完孩子后,只能獨自生悶氣,孩子挨打了,并沒有弄清楚是非曲折,所得到的教育只是:“和同學(xué)打架,回家后要挨打。”如此而已。
第二種模式:
媽媽一回家就興師問罪:“說,為什么和同學(xué)打架?”
這場審訊式盤問挺多只能進行半套,因為媽媽沒讓孩子說完,一連串的訓(xùn)斥、教訓(xùn)就占據(jù)了和孩子互動的空間。孩子插不上話,最后的感受只能是:“媽媽不信任我,我怎么說都沒用,算了,你要怎么說就怎么說吧!”
這也是傳統(tǒng)的教養(yǎng)模式,不同的只是媽媽知道打孩子不好,只用口頭教訓(xùn)。但她沒掌握全局,就以自己的價值判斷強加給孩子,即使說得再合理,也是白費工夫。
第三種模式:
媽媽忙著自己的事去了;丶液笠姷胶⒆樱苍S會提起打架的事,也許就不提。提的話主要是埋怨孩子讓她丟臉,要求孩子以后別再鬧出這種不光彩的事;不提的話,可能覺得那是小事,或者已經(jīng)忘記了。
這三種模式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孩子為什么和同學(xué)打架?在發(fā)生這件事的前前后后,孩子內(nèi)心的感受是什么?這些核心問題媽媽都不知道,怎么能給孩子進行教育?事實上,許多媽媽都是在這樣忙亂和不知所以中過日子的,和孩子的互動越來越不順暢。結(jié)果,孩子沒獲得應(yīng)有的教育,媽媽也沒有成就感。
第四種模式——在“同理心”主導(dǎo)下的教養(yǎng)模式:
上述案例,在一個體驗過同理心,掌握了體驗式教學(xué)的媽媽來說,處理的結(jié)果就不是那樣。例如:
媽媽回到家里,像平常一樣,做自己該做的事,也讓孩子做他該做的事。等雙方的情緒都恢復(fù)正常以后,才和孩子坐下來,做一次誠懇的交談。我說“誠懇”,就是和顏悅色,讓孩子相信你不會“出賣”他,是他可信賴的朋友,愿意聽他說出事情的發(fā)生和經(jīng)過。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平日互動良好的話,可以很自然地就進入話題,否則,就要用些技巧,例如從孩子感興趣的事談起,先營造坦誠交談的氣氛。
接著,開始的說話語調(diào)必須很和緩,讓孩子相信你是真心在聽他表白。你可以說:“你和同學(xué)打架,我相信一定是受了委屈,有不得不打的理由。你愿意不愿意說給媽媽聽呢?”
用眼神鼓勵,而不要催促,更不能逼問。這樣,即使孩子知道錯的是自己,也會在你的鼓勵下勇敢地說出來。在孩子說的時候,你可以做出適當(dāng)?shù)幕貞?yīng),例如:“哦,你當(dāng)時一定很生氣了!”“他這么說你,太不應(yīng)該了!”“所以,你很生氣,你控制不了自己,就動手打他了!”這樣的回應(yīng)讓孩子知道你接受了他的所有信息,你正在體驗他的感受。
記住,別否定或質(zhì)疑孩子說的話。就算你已經(jīng)聽出他在說謊,也必須暫時接受,別戳破它。
在傾聽孩子的敘述以后,你明知他正等待你的批評或教訓(xùn),但千萬別這么做。你這時應(yīng)該給他的是一些“參考意見”,例如:“這件事已經(jīng)發(fā)生了,就不能回避。我看你可以有幾種做法:第一種是——”給孩子開出一張“菜單”,至少要有三種可選擇的做法,然后,引導(dǎo)孩子討論這幾種不同的做法會產(chǎn)生什么效果。必須記。耗闾峁┑闹皇“可行性”選擇,不是“教導(dǎo)”,該怎么做,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只有這樣做,孩子才會認定他是自主決定的,他會認真地去完成,并且負起一切的責(zé)任。
在同理心下和孩子溝通,必須做到四個要點:
1)必須做到確實傾聽孩子的表白。
2)不只是聽懂孩子的話,還得感覺到他話中的感受,才能真正的與他共鳴。
3)必須要有反應(yīng),而反應(yīng)的方式是令孩子知道你確實聽到他所說的話。
4)不論孩子做對或做錯,你必須先接受他的做法和感受,這樣才能有后續(xù)的發(fā)展。
所以,能有效運用“同理心”來處理孩子的教養(yǎng)問題,是好媽媽的另一個“資格證”。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