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9-05-06 20:58:50
分析?助讀:
解答這道題時,由于審題不細心,考生很容易疏忽題干中的提示語,抓不住詩句中一些關鍵詞語,把兩首詩的不同時段答成“春天”“夏天”或“開花時”“落花時”,把修辭手法答成“襯托”“對偶”,把表達效果答成“突出了人物喝醉了”“忘記留住春天”等。
詩歌描寫的時令季節(jié)都是有特征的,春花秋月,鶯歌雁飛,是大自然的語言,也是詩歌的意象。如果說,從靜態(tài)的景物不容易看出時令季節(jié),那么可以從景物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的相互作用推知答案。春天湖水初漲,剛剛平了湖岸,云氣壓在水面上,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初春時早來的黃鶯活躍在向陽的枝頭,燕子也回歸了江南水鄉(xiāng),這都顯示了時間特征。各種顏色的野花零零星星地開著,春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這些都生動地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
《豐樂亭游春》寫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將過去,豐樂亭邊落花滿地。在這鳥兒啁啾、雜花亂飛之時,太守卻醉了,次日酒醒,春無蹤跡。表現(xiàn)了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的短暫。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春光的留戀與憐惜,所以說這個時段是暮春。
對歐陽修詩三、四兩句的修辭手法與表達效果,考生大多只看到“鳥歌花舞”的擬人手法,沒發(fā)現(xiàn)夸張的手法。春天的消逝,絕不是酒醒時刻就過去了,客觀上說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這里作者卻把它寫成“酒醒春已歸”,似乎在一場酒醉之后,一覺醒來春天就颼然消逝。夸張手法是為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這里不是擴大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也不是縮小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而是超前夸張,在時間上把后出現(xiàn)的事物提前一步。例如:“農(nóng)民們都說:‘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來。’”當然,對于作為初中生的同學們來說,能夠說出這是夸張的手法就夠了。
用夸張手法說“酒醒春已歸”,感嘆春天的短暫,暗含著詩人濃厚的惜春之意。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