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湖北省宜都市王畈中學 楊大華
認知目標:通過實驗及實驗分析,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成分有何異同。
能力目標: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和經(jīng)歷科學探究活動,激發(fā)化學學習的興趣,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理解科學的本質(zhì)。
二、教學重點
科學探究的一般思路與方法的初步形成和探索。
三、教學難點
科學探究的一般思路與方法的初步形成。
四、教學用具
火柴、燒杯、集氣瓶、水槽、玻璃片、玻璃管等。
五、教學過程
師:在生物知識里我們了解了我們離不開周圍的空氣,你們猜想人體吸入和呼出的空氣成分一樣嗎?
生:不一樣,吸入的是氧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我猜想呼出氣體中可能還有別的物質(zhì)!
師:你們能不能收集一瓶空氣來研究?準備如何收集呢?
生:(演示)將燒杯上蓋一塊玻璃片即可!
師:有這樣的燒杯嗎?
生:(笑)這是集氣瓶。
師:如何將寢室里的空氣移到實驗室來研究?
生:在寢室里用玻璃片蓋好集氣瓶,帶回實驗室。
師:同學們一起分析一下,有沒有什么不嚴密的地方?
生:寢室里的空氣不一定進入集氣瓶。
生:集氣瓶里的原來的空氣不一定都出來。
師:如何使收集到的空氣全部為寢室里的空氣?
生:集氣瓶要抽成真空。
生:我們好像沒辦法將集氣瓶抽成真空。
師:那如何將集氣瓶里的空氣“趕”走呢?
(學生討論。)
生:(演示)使集氣瓶里裝滿水,后到寢室里將水倒掉,再用玻璃片蓋好集氣瓶,帶回實驗室。
師:很好。還有沒有辦法可以將寢室里的空氣移到實驗室來研究?
生:用方便袋。
師:很好。你能不能演示一下?
(生演示。)
師:好!大家分析一下,她的操作有沒有不嚴密的地方?
生:收集空氣是對的,但不能這樣“倒”進集氣瓶。
師:你們能不能分析一下原因呢?
生:袋子里的空氣不一定全部進入集氣瓶。
生:集氣瓶里原有的空氣還在里面。
師:如何操作才能克服這一問題?
(學生討論。)
生:(邊講邊演示)集氣瓶里裝滿水,放在水槽中,用玻璃管將袋子里的空氣引出來,捏住袋子,使氣體進入集氣瓶,將水排除,后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
師:非常好,以上同學們收集氣體的方法叫排水集氣法,收集的氣體比較純凈。我們今天來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異同,就用這種方法來收集呼出的氣體。下面分組按步驟1進行操作,看哪組收集氣體最快。
(教師巡回指導。)
師:(各小組示意收集好。)你們認為收集時要注意什么操作?
生:開始水要裝滿。
生:吹氣時集氣瓶要拿穩(wěn)。
生:取出集氣瓶之前要蓋好玻璃片,取出之后要將集氣瓶正放在實驗桌上。
生:“塑料盒子”里的水要多一點。
(學生笑說“塑料盒子”應為“水槽”。)
師:很好,下面按步驟2操作,注意觀察有何現(xiàn)象!
(巡回指導。)
生:呼出氣體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后不那么透明了!
生:兩瓶的透明度不同。
生:好像有“煙霧”在下沉。
師:你們得出什么結(jié)論呢?
生:呼出氣體中含二氧化碳。
生:空氣中不含二氧化碳。
生:只能說空氣中含二氧化碳少,因為我們呼出的氣體消失在空氣里。
生: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會變渾濁。
生:我們這組的現(xiàn)象不明顯,可能變質(zhì)的石灰水會影響觀察。
生: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師:你如何知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生:瓶中有“霧氣”下沉,而瓶中的氣體主要為二氧化碳。
師:你觀察相當仔細。下面按步驟3操作,注意觀察有何現(xiàn)象!
(巡回指導。)
生:小木條在盛空氣的集氣瓶里能燃燒,在盛呼出氣體的集氣瓶里不能燃燒。
生:在盛呼出氣體的集氣瓶里能燃燒,不過時間短。
生:伸入兩個瓶中的木條過一會兒都熄滅了。
師:你們得出什么結(jié)論呢?
生:在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多一些。
生:在空氣中氧氣多一些。
生:說明氧氣能支持燃料,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
生:木條在呼出的氣體中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中含氧氣少。
師:同學們回答得相當好,但要注意二氧化碳和氧氣是兩種不同的物質(zhì),你可以說“呼出的氣體中含氧氣少”。
生:還可以說明木條等物質(zhì)燃燒需要氧氣。
師:你們的結(jié)論太妙了!下面按步驟4操作,注意觀察有何現(xiàn)象!
(巡回指導。)
生:我看到玻璃片上有水蒸氣。
生:我也看到玻璃上片有水蒸氣,但同時感到氣流吹到手上是熱的。
師:還有沒有什么現(xiàn)象?
生:哇! 我還看到玻璃片上水蒸氣過一會兒沒有了!
師:就要像這樣仔細觀察!由此你們得出什么結(jié)論呢?
生:呼出氣體熱量高。
生:呼出氣體含有水蒸氣。
生:玻璃片本身溫度比呼出氣體的溫度低。
生:水分會在玻璃片上蒸發(fā)。
師:非常好!通過今天的實驗探究,你們能否說一說,我們?nèi)梭w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到底有何不同呢?
生:呼出的氣體含二氧化碳多,含氧氣少。
生:吸入的氣體中氧氣多,二氧化碳少。
生:呼出的氣體的熱量高。
生:呼出的氣體所含水分比空氣中要多。
師:下面請同學們討論交流今天的實驗探究活動有什么收獲,可以暢所欲言。
生:我知道實驗探究要仔細觀察,多思考,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
生: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很多生活中的問題值得我們?nèi)ヌ骄俊?/p>
生:做完實驗后得出的結(jié)論好多好多,必須動腦子!
生:我學會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后要大膽猜想,然后設計實驗加以驗證。
師: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多觀察、多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要大膽質(zhì)疑,針對問題我們要敢于猜想,并設計實驗加以驗證,通過實驗證明我們的猜想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及時總結(jié)成功的經(jīng)驗和教訓,記錄在《成長記錄本》上,再繼續(xù)探究,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
六、小結(jié)
本節(jié)課的設計思路:先從“捕捉空氣”和“轉(zhuǎn)移空氣”的方法上入手,得出“排水集氣法”的操作要點,后根據(jù)實驗步驟,一步步引導學生探究,并在不斷地應用中讓學生初步接觸科學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學過程:首先引導學生得出收集氣體的方法,后讓學生嘗試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呼出的氣體,按步驟進行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現(xiàn)象,描述現(xiàn)象,并分析現(xiàn)象,進而討論小結(jié)實驗結(jié)論,激發(fā)學生認識事物的熱情。
教學結(jié)果與體會:一節(jié)課的探究性學習,并不一定能得出準確的實驗現(xiàn)象。有科學的結(jié)論。但學生初步學會探究的一般思路與方法,并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加以應用。因為參與,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探究性學習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的學習,激發(fā)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探究性學習的素材,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的體驗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lián)系、應用過程中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獲得科學的方法,使學生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