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1-09-06 10:16:45
1武昌起義的時間
武昌起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fā)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tǒng)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黃花崗起義失敗后,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qū)發(fā)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于在1911年(清宣統(tǒng)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fā)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
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并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2武昌起義的意義影響
武昌起義的歷史功績,首先是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的喪鐘。革命軍攻克總督府,占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qū)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fā)動總攻擊的突破口,并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
沉重打擊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tǒng)治。其次是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chuàng)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并引發(fā)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建立了以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的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現在武漢革命黨人的歷史主動精神和首創(chuàng)精神。他們發(fā)揮主動性,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發(fā)展革命組織,掌握革命武裝,抓住歷史時機,敢把拉下馬,主動出擊,發(fā)動首義,創(chuàng)立湖北軍政府。其次是武漢革命黨人和人民群眾的的革命精神和獻身精神。
3誰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正確說,是程正瀛。
1911年10月10日,當夜幕降臨武昌古城時,天氣格外陰晦。工程營營房樓上寢室內金兆龍、程正瀛(定國)等正在擦槍,整裝以待。
二排長陶啟勝帶著護兵巡棚查鋪來了,此人素來仇視革命,見金等荷槍實彈,斥問金:“你想干什么?”“準備不測”,金語帶雙關地回答。陶怒不可遏地狂叫:“你想造反嗎?”“反就反!你能怎樣?”陶上前扼住金的手腕奪槍,呼令護兵“逮捕”金兆龍。
形勢危急,金大聲呼喊:“伙計們,還不動手,更待何時?”程正瀛擬開槍,又怕傷金,便用槍托猛擊陶頭,陶起身外奔,程從陶背后開槍未擊中。
時熊秉坤正假值班之機,各處查看準備情況,忽聞樓上扭打之聲,當即取槍實彈,因勢利導,開槍擊中逃亡中的陶啟勝小腹,鳴笛集合,率七八十人直奔楚望臺。經過十五協(xié)后營門,如約鳴槍三響,促其響應。在楚望臺守衛(wèi)的志士聞訊,里應外合,占據了軍械庫。各營紛紛響應,率師來到楚望臺。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