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網(wǎng)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shù)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2019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xiàn)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語文 > 文言文 > 正文

2024年初中語文文言文句式精講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23-08-21 21:17:44

中考真題

智能內(nèi)容

1

文言文句式之判斷句

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主語進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種是用“則”“皆”“乃”“為”“即”“非”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判斷詞,要根據(jù)上下文判斷。(1)“為”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中蛾冠兒多髯者為東坡。(2)“乃”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 例: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3)“即”表肯定判斷,可譯為“就是”例:吟鞭東指即天涯。(4)“則”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5)“是”做動詞,表肯定判斷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聞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6)“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不是” 非天質(zhì)之卑 兵革非不堅利也。(7)“……,……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8)“……者,……也”。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9)“……者,……” 例: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10)“……,……也” 例: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戰(zhàn),勇氣也。(11)“……也”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2

文言文句式之被動句

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用“于”“為”“為……所”“見”字表被動句。二是沒有被動詞,意思上隱含被動,要根據(jù)上下文語意去推斷。

(1)沒有標志詞語,意念上的被動。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被……所感動。a “為”表被動: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b “為……所……”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為所吞”即“被……吞掉”!  “于”表被動:管夷吾舉于士“舉于……”即“在……被舉薦”! 、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課文中固定結(jié)構有:“不亦……乎”“有……者”“得無……乎”“如……何”“奈……何”“然則……”等。(1)“不亦……乎”相當于“不是……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易君子乎?(2)“如……何”相當于“對……該怎么辦”“把……怎么樣”,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么樣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樣呢”。(3)“以……為……”相當于“把……當作……”例: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即“把叢草當作樹林,把蟲蟻當作禽獸……”(4)“何……為”相當于“為什么要……呢”,“為什么會……呢”,例:此何遽不為福也即“為什么不會變成福呢”。(5)何以:例:何以戰(zhàn)。

3

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個詞或某個成分的現(xiàn)象,在文言文中較為常見。主要有:a、承前省 漁人甚異之……(漁人)便舍船,從口入b、蒙后省c、對話省例:《曹劌論戰(zhàn)》(此)忠之屬也。(《曹劌論戰(zhàn)》)(此,代前文“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zhàn)》)投(之)以骨。(《狼》)君與(之)俱來。(《隆中對》)林盡(于)水源。(《桃花源記》)急湍甚(于)箭。(《與朱元思書》)文言文中數(shù)詞后常省略量詞一(張)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塊)撫尺而已。孔子東游,見兩(個)小兒斗 二(個)男新戰(zhàn)死。

4

文言文句式之倒裝句

倒裝句主要有四種: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diào)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diào)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勺g為“有什么簡陋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例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詞“荷擔者”,可譯為“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例2: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花之隱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可譯為“具有隱逸氣質(zhì)的花”.例3:嘗貽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定語“一”后置,可譯為“一個核舟”。A、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除少數(shù)譯作補語外,大都數(shù)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例:何有于我哉?全句為“于我有何”的倒裝句,介賓結(jié)構“于我”后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裝,介賓結(jié)構“于帝”后置,譯為“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全句為“于南陽躬耕,于亂世茍全性命”的倒裝,介賓結(jié)構“于南陽、于亂世”后置,可譯為“親自在南陽耕種,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B、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后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例:屠懼,投以骨。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jié)構“以骨”后置。譯為“把骨頭扔給它”。為壇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裝,介賓結(jié)構“以尉首”后置,可譯為“用將尉的頭來祭祀”。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裝,介賓結(jié)構”以文“后置,可譯為”用文字來記述!≡副菹峦谐家杂戀\興復之效:“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是“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的倒裝,介賓結(jié)構“以討賊興復之效“后置。

5

問句

1.“何……之有”表示反問,其中的“之”是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志。“有”是動詞,“何……”是其賓語。提前賓語的作用在于強調(diào)賓語。“何……之有”可譯為“有何……”。“何”并不是賓語,而是定語。賓語是“……”所代替的名詞性短語。

如:(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韓非子·難二》)——也是國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2.“不……乎”“不亦……乎”是較委婉的反問說法,即“不是嗎”,或者“不也是嗎”。如:(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學習了又按時去復習它,不是很高興(的事)嗎?(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傳·子魚論戰(zhàn)》)——利用敵人受阻的機會進攻他們,不也可以嗎?

3.“何以……為”“為”是動詞,“何”是疑問代詞,作“為”的前置賓語;“以……”是介賓短語,作“為”的狀語。所以“何以……為”,等于介賓短語“以……”加動賓短語“為何”,相當于“用(要)……做什么”。如:(1)然則又何以兵為?(《荀子·議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2)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就要做真王了,要個假王的名義做什么?“何以……為”有時也作“奚以……為”“安……以為”。如:(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子·逍遙游》)——要飛到九萬里之外又向南飛干什么?(2)君長有齊,奚以薛為?(《戰(zhàn)國策·齊策》)——您長久地據(jù)有齊國,要薛城做什么?

4.“無乃……乎”,可譯為“恐怕……吧”,用反問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說話人肯定的看法。如:(1)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私心刺謬乎?(《報任安書》)——現(xiàn)在您讓我推薦賢士,恐怕與我的心意相違背吧?(2)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孔子說:“冉求,恐怕該責備你吧?”

二、表示疑問的固定句型

1.“如……何”“奈……何”“若……何”,相當于“對(把)……怎么樣(怎么辦)”。“如、若、奈”是動詞,“何”是疑問代詞。如:(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么樣呢?(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記·項羽本紀》)——虞姬啊,虞姬啊,對你怎么辦呢?有時可將上述句式緊縮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們作謂語,用來詢問辦法,相當于“怎么樣、怎么辦”;作狀語,用來詢問原因,相當于“為什么、怎么”。如:(1)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更換你捕蛇的差役,恢復你的賦稅,那怎么樣?(2)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杞人憂天》)——整天在天里面(大氣里面)活動,為什么擔心天會塌下來呢?2.“何所……”“誰……者”,這是兩個主謂倒裝疑問句式。“何所……”等于“所……(者)何”! “所……”作主語;“何”是疑問代詞,作謂語。如:(1)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木蘭你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2)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給您出這個主意的是誰?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最新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shù)線等
 
  中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中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shù)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shù)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shù)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shù)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