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5-12-22 15:38:12
英語作為專業(yè)該怎么學?這是我在北外第一學期遇到的最大難題。一開學,挫折就紛至沓來:語音、口語免修考試雙雙沒過。怎么辦?沒辦法,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趕?鄲罌]法驅(qū)遣,就把它們淹沒在書本中。但學習之余心里也嘀咕:自己到底行不行?
很快,從橫向比較中,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優(yōu)勢:筆頭比較強,基本功扎實。但瑜不掩瑕,口語差、不愛表達是我的兩大弱點。這不能怪別人,誰叫中學時一直縱容自己的懶惰,上課從不舉手發(fā)言;老師要編對話,總是千方百計地躲,欠了一屁股債等著老師“大赦”。
痛定思痛,決定改弦更張。性格一下子改不了,就從其它方面努力。一是惡補語音。每周兩次、每次兩小時在小花園里一個人苦練:一年后果然見成效,開始陸續(xù)有人夸我語音好了,可見天道酬勤。
日后慢慢知道,中國人(尤其是南方人)發(fā)音位置普遍靠前,這樣發(fā)出來的音比較單薄,這是一弊。二是雙元音馬虎,后一個元音不發(fā)足,如bye聽起來像漢語的“拜”,大錯。三是重音常讀錯,弄得老外往往不知所云,須知重音在英語里的重要性好比四聲之于漢語。四是長音偷工減料,常用短音敷衍了事,如region第一個音節(jié)。五是音節(jié)尾的m/n常吞掉,該閉口的不閉,如mine聽起來像my。六是單元音不夠飽滿,無精打采摻在一堆輔音里面,如maintain中的兩個/eI/很少受重視,總發(fā)成/mEn5ten/,再如man經(jīng)常聽著像men。七是該連的不連,一盤散沙,沒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如GRE(課程)/7dVi:B:5ri:/中加入的連音/r/。八是該吞的不吞,如UnitedStates,又如want to。還有很多,這里就不舉了。
大二時,系里專門辦了語音班,每周上一小時課。中國教授負責講理論、演示英音,另請了位美國詩人演示美音。兩人演示一絲不茍,合作天衣無縫,帶我們一個一個音標地過。語篇選了前面講到的APrivate Conversation一文。文章不長,卻教了半個學期:一句一句過,先英音、后美音,每個人都要過關(guān),課下每句話還要念五十遍,務(wù)求和課上的演示分毫不差。這是天底下最“笨”的辦法,可連最初的懷疑論者也不得不承認,最“笨”的辦法在短短一學期后卻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效果,點滴積累終于引發(fā)了質(zhì)的改變。可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既講到語音,不妨多說幾句。常有人問,英音、美音模仿哪個好?答:語音本身沒有高下之分,模范得地道都好。但英音學得不好易做作;美音學得不好易“油”,初學者不可不察。
沒有老師教的情況下怎樣提高?答:勤查專門的發(fā)音字典,如有近百年歷史的EnglishPronouncing Dictionary,除了標音準確、詳盡,還常有說明。然后就是多聽,精聽,訓(xùn)練一雙敏銳的耳朵,善于捕捉細小的差別。聽力最好的教材莫過外國廣播,BBC、VOA都行。查過字典,kilometre按英式讀法重音在第二個——而非一般人以為的第一個音節(jié)——上,再經(jīng)過BBC播音員的驗證,印象就深了。
努力的第二個方向,是講話時不再滿足于想象中的“地道”,而是力求清楚;要求自己說話不追求所謂的“流利”,而要言之有物。再有就是盡量創(chuàng)造“用”——而不僅僅是“說”——英語的環(huán)境,結(jié)對練口語不失為一招。
兩人長期對練,可以避免參加英語角問完What’s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就無話可說而每次都低水平重復(fù)的尷尬。隨著交流的深入,必定要求一定程度的語言來達意,這應(yīng)當是一種高效率的、有表現(xiàn)力的英語。我們常見比賽選手在臺上滔滔不絕,其實只消把他們的話翻成中文,就可見其內(nèi)容的貧乏、邏輯的勉強。說中文時不會犯的毛病,為什么一到英語就都出來了呢?這里面固然有英語表達能力有限的問題,但是不是也因為說中文時是“說話”,而一到英語就當是“表演”的緣故呢?真實環(huán)境下的英語對話——真正用英語說清楚一件事、講明白一個觀點——可以避免這一點,做到語言與時俱進、內(nèi)容求真務(wù)實。
同時我也不放松自己的強項。先說聽,其重要性我也是到工作以后才逐漸意識到的。聽不懂別人的話,只知道自己一個勁說,有什么用?孤身在美國,聽不懂警察的“Freeze!”不僅是笑話,更是人命攸關(guān)。聽力是檢驗英語基本功的重要標尺:詞匯量不大、語法不扎實、語感不強、背景知識不夠,都會影響到聽。
怎么練習?我提供兩個思路。一是聽寫。在北外前兩年每周都要考聽寫:一篇短文,慢速聽兩遍要求全記下來,包括標點符號也要根據(jù)語法知識補上,這樣理解、拼寫都考到了,可謂一舉兩得。難一點的是五分鐘常速新聞,不管聽多少遍,只要一小時整理出一篇播音員可以照著念的文字稿,要求一字不差。
二是泛聽。廣播除BBC、VOA外,CRI也可以聽;電視有BBC、CNN、CCTV-9。現(xiàn)在資訊發(fā)達,網(wǎng)上有很多資源,下載、在線聽都可以。開始可以撿感興趣的聽,以理解為目的,聽時不妨隨手寫下好的和陌生的表達法,供事后記憶或查證。聽前不要看文字稿,否則效果會打折扣。
至于寫,英文寫作有幾個誤區(qū),越是“好學生”越容易陷在其中,不能自拔:喜歡用大詞,用很“拽”的句式,追求形式(對仗、押韻)而忽略內(nèi)容(有沒有內(nèi)容,有沒有邏輯?)。再就是寫作課過時的教法——按敘述、描寫、論辯,因果、比較、時序分類教——和GRE、TOEFL、四六級(精品課)考試評分標準造成的“新八股”。
怎么擺脫?一要多看,看各種類型的文章:小說、散文、新聞、信牘、社評、論文。二要多想,想作者這樣寫有什么道理?換種表達,效果會不會打折扣?慢慢培養(yǎng)出對文章的辨識力。還要注意不迷信大家、古人,一切從交流出發(fā),以有效交流為檢驗好文章的唯一標準。三要多寫,哪怕是為寫而寫。讀書筆記、日記、郵件——甚至情書——都可以嘗試。
寫的時候目的要明確。我要達到什么目的?是分析作者文字背后的意圖,還是記錄今天的所做所想,抑或是贏得女孩子的芳心?想清楚了再打腹稿,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然后用簡單、清楚的語言把想法付諸文字。
寫好了擱在一邊,過段時間再看,等成就感過去,按英文邏輯通讀幾遍,刪去可有可無的字句、沒有意義的大話、莫名其妙的比喻。不妨讀出聲來,看拗不拗口、順不順暢;可以讀給沒看過文章的人聽,看好不好懂——白居易寫詩的方法,我們何嘗不可借鑒?不滿意了,改;文從改中出嘛。
改的標準是什么?就英文而言,GeorgeOrwell、EBWhite、SirErnest Gowers等人的告誡仍然是金玉良言:多用主動句,少用被動句;多用動詞,少用名詞;多用短句,少用長句;多用英語詞,少用外來詞;多用具象詞,少用抽象詞;多用有表達力的詞,少用濫調(diào)陳詞;多用小詞,少用大詞,等等。不妨多讀讀Longman、Oxford的學生詞典,只靠兩千常用字就解釋清楚幾乎所有的英文詞,是何種功夫!
讀寫不分家。剛上大學時,老師總是講名著簡寫本要讀滿二十本。這樣做,效果不會立竿見影,但我以親身經(jīng)歷擔保,這絕對是好辦法。讀時不要選擇生詞多的,老查字典會影響情緒;找那些生詞少或不影響理解的,一口氣讀下來,收獲就在不經(jīng)意的順暢閱讀中。大量閱讀固然可以擴大詞匯量,但這里的目的是理解和培養(yǎng)語感,不要“心有旁騖”,以致減損閱讀本身給我們的快感——這一點,和我們幼時字還沒認全就如饑似渴地讀《西游記》異曲同工。除了名著簡寫本,語言簡易的原版小說也是不錯的選擇,像The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Love Story、The Bridges of theMadison County等。
精讀也少不了。這點一般大學強調(diào)得比較多,我就不浪費紙墨了。只是有一點:現(xiàn)在一般教材都喜歡選所謂的“時文”。學鮮活的、用得著的英語,作為一條原則我不反對。而且少數(shù)報紙、雜志的文章或充滿洞見或嬉笑怒罵,確實值得讀,如美國的The NewYorker,又如我的最愛、英國的TheEconomist。但“時髦”的另一面是未經(jīng)時間檢驗,作學語言的范本未必合適。其實——就英語專業(yè)學生而言——多讀一些大作家筆下的文字,甚至讀些劇本、詩,有百益而無一害。
大二一段時間,我曾沉迷文學,一天到晚捧著Norton和Oxford的選本,好像走火入魔一般,課也不上。主要是讀詩,除了文本本身,介紹作家生平、時代背景的文章也讀一些,按時間順序從古英語詩歌而下,直到讀到一戰(zhàn)。雖然讀得很粗,還是在腦中建立了一個坐標,這是光讀干巴巴的文學史做不到的。
除了文學,語言學也是英語專業(yè)學生必備的知識,誰叫我們拿的是英語語言文學的學位呢?最早接觸語言學,是在哲學課上聽老師介紹deSaussure和他的《普通語言學》。讀翻譯過來的東西難免生澀,而且我隱約覺得索氏立論時有偏頗。正巧,手頭有推崇歷時研究法的RobertBurchfield的文章,更堅定了我的一些質(zhì)疑。為了調(diào)和,也是為了更好地消化兩種理論,我又找書看。有一本小書,DavidCrystal寫的What isLinguistics?,深入淺出、立論公允,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
既發(fā)現(xiàn)了寶藏,哪能輕易放棄?我開始了孤身探寶。語音學有JohnWells的Accentsof English,讀后很多現(xiàn)象會豁然開朗。社會語言學主要是WilliamLabov等人的城市方言調(diào)查,看發(fā)音差別背后的社會、心理因素。再就是語法學,一門可以不斷給我驚喜的學科,下決心把RandolphQuirk等人一千七百多頁的大書A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讀了三遍,驚詫、傾倒于理論的巨大闡釋力。還有文體學,主要是上書作者之一、曾數(shù)次來華的GeoffreyLeech的幾本書。語用學有Quirk的幾部開山作品。還有詞典學等,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詞典我多說幾句。從小到大用過十數(shù)種字典,這里向大家推薦幾本。先說案頭字典,若要例句多,不妨選Collins或劍橋系列;若要釋義精,莫過The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大一點的有上海譯文的《英漢大詞典》及其補編和商務(wù)的《新時代漢英大詞典》。字典要多查,不能苛求每人都像一位師兄講的那樣,“把字典當作枕邊書,睡前必讀”,但至少要抵制住電子詞典的誘惑,以免欲速不達。
由字典,我想到單詞。曾幾何時,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好像沒有背過從A到Z的“紅寶書”、“黑寶書”之類就不算學過英語,這實在是誤導(dǎo)。說絕對些:一個單詞,脫離了一定的語境,就什么也不是。英文和中文間不存在一對一的映射關(guān)系,welcome固然是“歡迎”,也是“不客氣”,如在答詞的You’rewelcome里。就我自己的經(jīng)驗而言,“背”單詞最好的辦法是大量的閱讀。
還有一個誤區(qū):好像擴大詞匯量是學英語的全部,錯。先不談詞有主動、被動之分,在有了一定詞匯量后,與其花大力氣開拓新的“疆土”,不如先精耕已有的“領(lǐng)土”,把重點放在常用的小詞上,把它們用好、用活。
One Way Leads to Another
一條路引向另一條
大二有件事為我日后生活的改變埋下了伏筆。英語辯論課表現(xiàn)不錯,被推薦到系里,經(jīng)過層層選拔,進了校隊,開始備戰(zhàn)兩個月后的“外研杯”辯論賽:查資料、做卡片、寫講稿。
系里請侯毅凌老師——《許國璋電視英語》的主講人之一——給我們輔導(dǎo),許多老教授和外教也幫我們一起分析辯題,梳理邏輯。以前看中文辯論賽,只道那些選手天生反應(yīng)敏捷、能言善辯。等自己也經(jīng)歷了每周三次、每次四小時的“魔鬼訓(xùn)練”后,才體悟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真正含義。
正式比賽我是替補,但也現(xiàn)場感受了淘汰賽的緊張和殘酷。當英國駐華公使夫人宣布獲勝隊伍,隊友捧起冠軍獎杯時,我和整個賽場都沸騰了。親自參與、見證北外再度捧杯的激動,成功的喜悅、淚水,兩個多月的酸甜苦辣、廢寢忘食,在之后整一個星期里都揮之不去。復(fù)制這場成功,也成了我努力的一個方向。
回頭看辯論賽,我有如下的體會。首先,挑選辯手要看他(她)的語言組織能力、反應(yīng)和分析能力,心理素質(zhì)和團隊精神。語言不談了,一名優(yōu)秀的辯手還應(yīng)善于抓住對手的邏輯、引證失誤;思路清楚、敏捷,把握并能調(diào)整比賽的節(jié)奏;遇強不怵;和隊友合作無間。其次,辯手應(yīng)親自寫稿,而不是依賴中國老師或外教。每寫一稿都可以借機重新梳理材料、整理思路,是一種絕好的鍛煉。
辯論賽讓我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但不能親自上場卻讓我頗感遺憾。下一個機遇敲門時——大三下學期開學,系里貼出海報,“二十一世紀·愛立信杯”第七屆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在即,有意者請速報名——在一位老鄉(xiāng)的“慫恿”和支持下,我斗膽報了名并順利通過了預(yù)賽,再度在侯老師指導(dǎo)下代表北外參賽。
決賽是兩周后的事,賽題Globalisation: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China’s Younger Generation是我不熟悉的內(nèi)容,于是開始惡補相關(guān)資料,熟悉背景知識,搜集相關(guān)說法,整理思路。寫了幾稿,可侯老師總不滿意,認為不是“太小”就是“太偏”,要不就是思路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于是一遍又一遍地推倒重來,到后來,我自己都沒信心了。出發(fā)前一天,講稿終于通過,只需再作文字上的修改。我請外教幫我從音韻、意思各方面推敲,刪了一百多字后,講稿不僅更上口,條理也更清楚了。
但我對自己沒太大信心,覺得能進前六就不錯了,這種心態(tài)反而幫我把包袱扔給了別的選手。侯老師也幫我調(diào)整,讓我躺在沙發(fā)上體會聲音放松時的狀態(tài)。到成都的頭天晚上,我們在一間叫Fisherman’sWharf的酒吧喝酒聊天,體驗當?shù)仫L情。比賽當天,侯老師也不大包大攬,而是讓我自己決定行止,調(diào)整狀態(tài)。
二十五個選手里,我第三個上場,已備演講節(jié)奏沒有掌握好,說到后面有點快;但我對講稿很有信心,所以沒影響后面的發(fā)揮。我的即興演講題不算難,結(jié)構(gòu)清楚,容易出彩,問“如果你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中國宇航員,可以帶三件東西,你會選擇什么?”我的答案中規(guī)中矩,解釋也比較合理。
現(xiàn)場答問,第一個評委問我對中美關(guān)系的未來有何展望。我從一名學生的角度,簡短作答。第二個評委是英國人,問如果要向英國孩子介紹中國文化,我會怎么講?我的回答既照顧到了傳統(tǒng),又不忘現(xiàn)代,算是四平八穩(wěn)的答案。
最后一個問題出人意料:“如果可以帶第四件東西上月球,你會選擇什么?”辯論賽的急智救了我:“我會帶盤磁帶,上面錄有世界上已知的語言。在全球化過程中,它們中有半數(shù)到本世紀中葉會消失。我希望后人知道,就在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曾經(jīng)有著如此眾多的語言,而每一種語言背后都是一片獨樣的文化。”話音剛落,掌聲就響了起來。
通過比賽和賽前準備,我得到了如下經(jīng)驗。一、充分的知識、語言和心理準備,是取得好成績的必要因素。二、場上不嘩眾取寵,場下不張揚、作態(tài),才能既贏得比賽,也贏得對手的尊重。三、演講要“熟米生做”,相信自己的每一句話,讓每個字都印到聽眾的腦子里去。四、回答問題要切題,要止于當止,絕不拖泥帶水。冗長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